近年来,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,砂石行业正经历深刻的转型升级。高质量发展的诉求对砂石开采、生产设备的环保、节能、高效、大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5月20日,由广东省砂石分会、同力重工、中电建集团联合主办的“广东省砂石分会2025年数智融合创新论坛”在粤举行。本次论坛以“共建数智砂石圈 赋能产业创未来”为主题,汇聚广东区域矿山企业、产业链供应商代表,共同探讨砂石产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路径,推动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。
聚焦数智融合 共谋产业升级
广东省砂石分会会长、广东东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赖志光在会议致辞中强调,在行业转型关键期,要践行“走出去,引进来”的双向战略。一方面积极探索开拓海外市场,另一方面要提升技术认知边界,关注智能矿山、无人运输等数智化革新。
在论坛上,同力重工总经理助理、市场部总监冀鹏作为主办方代表,发表了题为《砂石绿色矿山工程运输解决方案》的专题报告。从砂石绿色矿山建设要求、砂石矿山开采运输面临的问题、同力重工砂石绿色矿山工程解决方案三个方面,深入剖析了砂石矿山运输领域在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中的挑战与实践路径。
同力重工深知砂石矿山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,不能简单套用“新能源+智能”的理想模板,而是要立足实际工况,找到“经济适用”的技术性价比平衡点。这一感悟源自同力重工15年来对砂石行业的技术沉淀与产品实践。
破解行业痛点 创新解决方案
自2009年进入砂石矿山领域以来,同力重工坚持“定制化解决方案”为核心,持续为行业输出高价值产品与服务。从最早期,针对砂石骨料重载下坡工况特点,同力重工通过制动系统革命性升级、结构强化设计等“量订开发”,创新引领砂石矿山工程运输工艺装备提升的方案。
2014年起,通过“技术适配+场景创新”双轮驱动战略,同力重工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绿色矿山工程运输解决方案体系,通过行业领先的“三电”系统集成技术,自主研发的智能能量管理系统,产品达到了适应-30℃至50℃的宽温域工作能力,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。
目前,在砂石行业绿色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节点,同力重工已完成了“需求洞察-技术创新-实践验证”的发展闭环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引领之路。
在新能源转型方面,针对砂石矿山特有的短途重载、连续爬坡等严苛工况,同力重工引领性先后推出增程式混动和纯电动矿用车产品系列。这些产品不仅完美继承了传统矿卡的动力性能优势,更实现了能耗降低20%以上的显著成效,为矿山企业带来了切实的运营效益。
在智能化升级领域,同力重工自主研发的露天矿山运输管理系统同力云4.0 以“全域感知、智能决策、精准控制”为核心,通过离线地图引擎、矿区生产管理模块、防疲劳驾驶监测及维修保养模块四大功能模块,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控、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、智能调度与运维决策等功能。
同力重工无人驾驶矿用车产品已合作无人驾驶公司超过20家,车辆总计1000余,历经千万公里无人驾驶里程的积淀,在矿山运输智能化领域持续领跑。
构建产业生态 引领未来发展
今年,全国两会为砂石骨料行业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,从资源保障、绿色转型到市场扩容,释放多重政策。《全国矿产资源规划(2021-2025年)》将砂石纳入国家资源战略,要求2025年前建成100家以上智能化标杆企业,淘汰30%落后产能,产业集中度提升至60%。并且砂石行业被纳入碳达峰行动重点领域,要求2025年底前20%矿山使用绿电,运输环节新能源车占比超30%。
当前,砂石行业正从传统的资源开采向现代化工业转型,头部矿山企业已建立起涵盖“绿色开采-智能生产-低碳运输”的全产业链新模式,加速向环保化、集约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面向未来,同力重工已着手布局更宏大的发展蓝图。同力重工将联合行业协会、能源龙头企业、智驾公司及前沿技术合作伙伴,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,共同构建“绿色运输生态圈”,持续推动砂石行业在“双碳”目标指引下的高质量发展。